覆盖学科最广、专家参与人数最多,东莞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发布
健康科普,医者先行!6月13日,东莞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发布暨“健康in东莞”2024年东莞健康科普行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市护理学会共同主办,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承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旭深,市科学技术协会三级调研员吴石宝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来自全市各公立医院、各镇街卫生健康局、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健康科普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参会。
活动现场
全市首批158名健康科普专家亮相
健康中国战略对健康科普提出更高要求,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健康观念也逐渐从“治病”向“早期诊治、预防、提高生活质量”转变。为此,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经过精心筹备和严格遴选,组建了包括158名专家的健康科普专家库。
会上宣读了东莞市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名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绍丽、市人民医院祁志云、市人民医院黎松波、市妇幼保健院骆庆明、市妇幼保健院赵俐、市东部中心医院王柳均、市第八人民医院曾琨、大朗医院张小冠、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燕飞、健力口腔医院张东强共10位健康科普专家代表上台接受聘书。这是东莞卫生健康领域迄今为止覆盖学科最广、专家参与人数最多的科普库——围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涵盖了中医药、护理、心理健康等32个专业领域,囊括了各级各类专家人才。
十位健康科普专家代表接受聘书
王旭深向专家们发出诚挚邀请:“今天158名专家成员正式亮相,我们希望首批专家库团队能够关注公众需求,加大科普内容建设,发挥融媒体理念,生产制作更多科普精品。也希望大家讲科普,涨‘健’识,治未病,促健康,每一个人都成为健康的‘代言人’,每一位专家都能成为市民朋友熟知的网红IP,每一家医疗机构都能诞生有价值的爆款产品。让信息穿越重重迷雾有效抵达,让权威、有趣的内容澎湃更强的能量、更大的流量。”
“健康是每个人的需求,健康科普知识宣教要让每位市民都能有所知、有所听、有所获,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东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师清莲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广大市民对健康科普知识的需求很大,不少人对这方面的知识还不太了解。承担起健康科普宣教工作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首批158名健康科普专家除了在本职工作中做好健康科普宣教外,更希望他们能走进工厂、企业以及学校,做出一些群众喜闻乐见、有趣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接下来,市护理学会准备成立一个关于科普宣教的工作委员会,积极配合东莞健康科普行工作。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把普及健康知识放在首位。进入全媒体时代,科普宣传方式需要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去年,乘着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强劲东风,羊城晚报与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共建“健康东莞”频道,共同打造卫生健康宣传核心阵地。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主任、记者站站长唐波说,羊城晚报将统筹用好市级健康科普专家的优质资源,不仅关注大众健康需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出品更多接地气的全媒体产品,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健康科普平台。还将通过孵化一批网红专家,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健康科普IP”,掀起健康科普浪潮,全面助力东莞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精心打造“健康in东莞”科普品牌
启动仪式现场,与会领导和特邀嘉宾共同点亮“健康in东莞”启动屏,吹响了2024年东莞健康科普行的号角。据了解,2024年东莞健康科普行贯穿全年,将建立以“政府主导、技术支撑、媒体支持、社会参与”的大健康科普模式,精心打造“健康in东莞”科普品牌。
2024年东莞健康科普行将贯穿全年
具体是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建设,建立高效的科普传播机制;通过组织多场科普技能提升培训班、举办第二届东莞健康科普大赛等系列竞赛活动,加大专家库成员、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力度,让科普人才素质进一步提升;依托科普专家团队,创作更多优质、易懂的科普作品,借助主流媒体平台的优势,广泛传播,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开展各类惠民健康科普活动,包括举办千场健康讲座活动、“开学健康第一课”直播活动、东莞全民健步走活动等,让健康行为走进日常生活。
唐波称,今年重点打造“健康in东莞”2024年东莞健康科普行品牌项目,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卫生健康系统与媒体力量有机结合,把医疗专家的专业权威和全媒体的传播优势有机结合,通过东莞市健康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学健康第一课”大型直播活动、东莞市第二届健康科普大赛等活动,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体现新时代共建共享的“大健康”理念。
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健康科普IP”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每年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发布的科普视频浏览量超过2000万次,社会关注度及影响力稳居全国妇幼机构前三位。作为东莞市首批158名健康科普专家之一,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骆庆明认为,科普不仅关乎公众的健康福祉,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提升。
“有的医生自豪地说,‘我治愈了1000个病人’。我做了科普后,更自豪地说,‘我让1000人不发病’。”骆庆明直言,大医治未病,这正是科普工作追求的目标所在。每一位健康科普专家都肩负着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的重任,需要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坚守科普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提升全社会的健康素养水平。“我认为,健康科普必须具有准确性、易懂性、实用性、针对性、互动性、多样性、时效性。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创新,运用各种媒体和技术手段,使科普内容更加生动、接地气、易于理解。”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骆庆明分享心得体会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曾琨也是全市首批健康科普专家之一,在她看来,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医务人员则是健康科普的第一责任人。“我经常听到一些医护人员讲,‘做好健康宣教真的太难了,明明已经很用心在做了,可最终的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我想很多医务人员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做好健康科普责任重大,压力同样重大,想要做好健康科普并不容易,需要医务人员投入巨大热情和很多时间。”
曾琨建议,健康科普的形式多样,可以写文章,也可以拍短视频。“这要求我们健康科普专家库的成员要积极拥抱新媒体、融入新媒体,用创新的态度,尝试不同的传播方式,多些趣味、少些说教。抓住时机、结合热点,为群众提供时效性强的热辣滚烫的健康科普。”
科普达人要找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启动仪式结束后还开展了东莞市首期健康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班,特邀健康传播领域大V、知名媒体人分别以《健康科普内容设计与传播策略》和《你可以成为科普达人》为主题,倾囊授课。
“网络大V”王西富发言
“为什么做科普、在哪里做科普、如何创作科普内容、如何运营科普账号,这是每一个有志于医学科普的医务工作者绕不过的四道关口,摸不着门道,则很容易变成‘拦路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模拟医学中心副主任、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王西富是一名“网络大V”,他通过“急诊夜鹰”账号在网络上进行了许多急救领域的科普。
王西富直言,传播技术不重要,医生的初心最重要,一定要先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否则做健康科普很难持久。“当我们试图获得网络流量时,也容易流量‘中毒’。一旦‘跨界’,就容易把错误的科普知识传播出去,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专业性,找准自己最擅长的健康科普领域。”
羊城晚报健康新闻工作室主任陈辉进行分享
羊城晚报健康新闻工作室主任陈辉分享说,社交媒体可以成为“健康教育工具”,要勤于运营、贴近热点,构建多平台账号联动矩阵,创作一些生活化表述、故事化叙事的简明易懂的科普内容。“健康科普创作一定要让受众听得懂,少讲一些专业术语,要把深奥的医学内容‘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健康知识。”